涵养生命自觉 绍继孟子之道
10月9日下午三点半,我校特色教师《孟子》读书会第一次活动在国学教室进行。共15位特色教师参与,共读《孟子》,以经典的力量涵养心性,明志笃行。
黄国清主任为读书会致辞,阅读需静心,在如今纷乱嘈杂的社会中,教师需要能沉下心来做学问,静下心来学经典。


曹琼老师作为主讲,分享了自己学习中国传统经典的发心——正是“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的教师需“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在曹老师看来,作为教师,要做“明”师,即明理自省,明天地人事合一与生命人事的自觉。
接着曹琼老师为读书会成员分享了三点读懂《孟子》真义的方法:一是学习原始儒家,不受汉代之后儒学而误读;二是重在力行,练习存心养性的功夫;三是积极分享,重在坚持。
儒家道统一脉相传,孟子更是其中集大成者。他出世、入世、治世三法合一,“内圣”道心光明,“外王”平治天下。如此博大精深的内容更需要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因此《孟子》读书会采取精读与分享结合的方式。



成员们共读了《孟子·万章(9·5)》的内容,分享心得畅所欲言,思想的火花不断激荡。短短的一章,读出了许多感悟:孟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逆流而上,施法仁政,虽然是政治的失败者,确是人格上的圣人;为政、为人、为学都要德行配位,德不配位必有祸端,素位而行,方能顺天而为;身为教师,“学生为本”要时刻铭记笃行,以“爱”化人,儒家“仁者爱人”不外如此……

与孟子为友,方能自我觉察;与经典为友,方能涵养心性。本次《孟子》读书会只是一个开始,之后学校特色教师会按照十个主题依序品读《孟子》,长养心性。不断提升自我,从经典中汲取力量,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撰稿:谷谢爽
图片:施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