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历新年伊始,撒贝宁主持的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央视热播,给全国人民带来了一顿文化盛宴,节目“和诗以歌”,将经典诗词配以流行曲调,由明星歌手深情演绎,让观众尽情领略诗词意境,感受诗词之美。这不由让我想起高二年级曾经开展的“诗情画绎”——为诗配画语文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诗句,认真品味诗词中的意境,然后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了一幅幅心中的图景,尽情演绎古典文化的意趣情韵。下面我们精选了一批优秀作品为大家一一赏析。

能不忆江南?
——高二(1)班 伍晓雨 《忆江南》
这幅江南水乡图是高二一班伍晓雨的作品,她选择的是白居易《忆江南》。时值春日,水面清澈明净正如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描写,这是一幅所有江南人心中永存的美景,真是“爱杀江南!”。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二(1)班 庄一弛 《望岳》

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二(2)班 胡沁怡 《望岳》
这两幅画描绘的都是杜甫的《望岳》,第一幅来自高二一班的庄一弛,第二幅来自高二二班的胡沁怡,两人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选择了同一句诗,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庄一弛选择的黑白单色更贴近于古代的水墨画,细腻中带着豪情,飞流而下的瀑布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山、水、树相应栩栩如生。胡沁怡在水墨画的基础上增添了色彩,初生的太阳照耀着山间云霭,秀丽壮阔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高二(2)班 朱怡 《停云》
这幅东窗独饮图来自高二二班的朱怡同学,画面只表现了东窗的一隅,诗人低垂着眼望着窗外的残花,寂寥万分。这一杯酒敬孤独,敬心中的美人,也敬这世间的苍生,这深切的思念、这情深的孤独,都化作酒的浓烈,穿肠而过,留下却是无奈的思绪……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高二(1)班 方玲兰 《观书有感·其二》
这幅生机勃勃的图景来自高二一班的方玲兰同学,朱熹笔下那一泓明净的春水也带给她行云流水般的灵动。绿色给人轻松愉悦的感觉,正如作者豁然开朗时明快的心境一般。

东风夜放花千树
——高二(2)班 刘晓轩 《青玉案·元夕》
高二二班刘晓轩同学的这幅上元节灯图真是绚丽夺目!此图描绘的意境出自辛弃疾的词作《青玉案·元夕》。画中女子手提灯笼,背后的的烟火就好像被东风吹散的雨,东风也吹开了元宵节的火树银花,美不胜收。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高二(2)班 朱欣怡 《无题》
画中诗句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诗人与爱人虽分居两地无法相见,但两人精神却已合二为一,此种感觉被高二二班的朱欣怡同学在画中表现,两只金色的凤凰围绕着象征爱情的玫瑰飞旋盘绕,体现着爱情的美好缠绵和相爱的深切真挚。

草枯鹰眼疾
——高二(3)班严薏安 《观猎》
高二三班严薏安同学选择的是王维的《观猎》,她为我们描绘了一只栩栩如生的猎鹰,作者将中国的水墨在宣纸上晕染,在深浅的自然变换中巧妙地表现猎鹰的速度之疾。虽只有黑白,可枯草、猎鹰的形象却在我们的脑海中变得鲜活。

青海长云暗雪山,都城遥望玉门关。
——高二(2)班 周雪雯 《从军行·其四》
来自高二二班的周雪雯同学则用水墨潇洒的勾勒出一幅边塞景象,阴云密布,烽烟滚滚,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渲染出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高二(2)班 顾昕宇 《登乐游原》
一派壮美的黄昏景象!作品以橙黄为主色调,让人眼前一亮。高二二班顾昕宇同学运用斑斓的云彩、倒影丰富的海与单薄的小船,两相对比,凸显的是一派孤独!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高二(1)班 黄昊 《登乐游原》
同是一句诗,这幅作品与之前的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高二一班的黄昊同学用深深浅浅的黄色色粉,涂抹出了一派温柔的黄昏景象,夕阳的光很亮但不刺眼,你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丰富、平静与从容。

醉里挑灯看剑
——高二(1)班 徐楠茜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图中所绘的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景象,马克笔的黑灰两色与纸面的白,加上稍带狂草的风格题字,活灵活现地绘出了辛弃疾的豪放,而面部的细致勾绘也体现出了词人内心的抑郁与悲凉。徐楠茜同学的这幅作品画面干净利落,主题鲜明突出。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高二(1)班 季黄忆 《滕王阁序》
落日余晖中,一只孤骛朝着心中的太阳奋力飞翔!画面中稍带一种三原色的味道,配上了黑色以后显出一份沉重,表现的是孤独、美丽、哀愁。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
——高二(2)班 林依阳 《梅》
冬日墙角,寒梅傲放,这是高二二班林依阳绘制的《梅》。笔直的枝干彰显的是一种刚直不阿,坚毅不屈的人格。竞相绽放的花蕾仿佛散发出的浓郁清香,真是沁人心脾!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高二(4)班 黄佳音 《爱莲说》
高二四班黄佳音同学的这幅作品令人一见倾心。墨色与粉红相映成趣,给人和谐美好的感受。简洁的画面体现的却是丰富的人生哲理。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高二(3)班 吴妍 《小池》
同样画莲,高二三班的吴妍同学巧妙地运用渐变的绿色和粉色,让莲与叶都有了立体感,嫩黄的蜻蜓给静谧的荷塘带来一片蓬勃的生机。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高二(1)班 龚艺雯 《红楼梦》
龚艺雯同学用《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形象来解读曹雪芹的这首诗。一个精华灵秀、清高美雅的女子,那辛酸的眼泪,是她对这个世界最痴情的表达,最真挚的热爱,凡夫俗子怎么可能理解?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高二(1)班 罗粤童 《石壕吏》
《石壕吏》是同学们熟悉的一首诗,作者选择阴冷的色调、配以简短的诗句,凸显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痛苦。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高二(4)班 张楚楚 《诗经·国风》
高二四班张楚楚画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国风》。茂盛的桃树、红烁的花朵与美艳的新娘融为一体,蝴蝶则赋予少女活泼和灵动。对美好生活的喜爱、向往、追求,从古至今不曾改变。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高二(4)班 宋佳雯 《山行》
高二四班宋佳雯同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山行》图。空旷的山林,片片火红异常夺目,远处的群山连绵,烟雾缭绕,这美景不止令杜牧喜爱,也令作者心醉。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高二(4)班 周瑞菡 《兰亭集序》
周瑞菡同学的画面虽然只有“蓝白灰”,可深浅控制得当,将“茂林翠竹”“清流激湍”的清新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也想感受一次“曲水流觞”。真正的高雅并不需要繁复的色调,简净、清雅传达出晋人精神的气象和神韵。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高二(2)班 李圣洁 《山居秋暝》
在山间明月的朗照下,青石和泉流异常清新且极富动感,与淡紫的天空一道营造出一片安静而平和的夜。高二二班李圣洁同学的这幅水粉画将王维诗画禅一体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22幅精美的画作展现出古典诗词的不同意境,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了解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带我们回到那个时代,去驻足欣赏,去体会思考,去创造发现。
“诗情画绎”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探究古典诗文的心却永不停息。又一个新学期开始了,让我们怀着一份诗意的美好,继续前行,一同在古典诗词的探寻中升华自己,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中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图片:高二年级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