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中学“温馨教室”创建、评比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一切的校园设施为学生服务为宗旨,营造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氛围,弘扬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让幽雅的、健康的教室文化,影响学生个性的培养、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习惯的形成、知识才能的增长,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融洽、和谐。
二、创建项目:
1、创造美好环境,培养良好性情。
(1)“五无”,即地面无杂物、痰迹,墙面无污渍,桌椅无刻印,门窗无积尘,卫生无死角。
(2)“四化”目标,即日常管理制度化、行为语言规范化、学习用品摆放定位化、卫生打扫用具隐蔽化。
2、设计文化情境,创建文化氛围。
(1)在教室门口外展示“形象栏”,内有班级特色名称及寓意等。
(2)在教室门口内一半布置“信息栏”,张贴下发的各种资料;一半布置“班务栏”,张贴各类班务表格。
(3)后面黑板的上方显示由师生共同制定的班级目标。
(4)后面黑板的左侧布置“荣誉角”,张贴班级获得的奖状。
(5)教室左右凸出的两道墙面上显示切合学生实际的励志对联。
(6)后面黑板右侧布置综合角,可放置花卉、书籍、卫生洁具。要求及时整理,保证卫生洁具、图书的整齐摆放,绿化无坏死。
(7)定期更换“学习园地”、“黑板报”和“雏鹰争章”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指导性。
(8)根据学校活动及班级实际,可适当加以其它个性布置。
3、营造温馨教室,创建快乐中队,争创和谐校园。
(1)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应该热情、真诚、公正,不偏袒,讲究实效。
(2)教师在学生面前应处于一种非权势的状态,体现出和蔼可亲的一面,师生之间积极相待,交流和谐。
(3)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从心理健康教育入手,教师要学会关爱、理解、宽容所有学生。
(4)学生用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回报教师的爱。尊重教师,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形成良好的尊师氛围。
(5)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四、评比标准:
1、教室布置主题鲜明——创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生活的温馨环境。(主题内容要求思想健康、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理念具有教育意义。)
2、整体配置。(整洁美观、和谐统一,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彰显班级建设理念,切合学校工作要求。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能充分体现队性、个性。)
3、教室“墙文化”。(设计醒目、美观,内容有针对性、实效性,具一定创造性。)
4、教室整洁。(讲台、课桌椅等摆放整齐。)
五.奖项设置:
学校将组织评审小组(教师与学生会干部组成)按照方案评比标准评出初中高中各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在艺术节闭幕式上颁奖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六、注意事项:
1、各种张贴或悬挂物,不仅要求端正,牢固结实,稳妥安全,也要注意高矮适中,即底边与一般学生的视平线等高(指站立着)。
2、布置教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整体设计,可以发动广大同学提出设计方案,进行讨论、评比,选定最佳方案,予以实施。各项具体布置任务,也尽量发动更多的同学去承担,特别要注意发挥同学的兴趣、特长。教室布置如需进行大的调整,甚至“更新换代”,一定要经过中队委员会和全体队员讨论,要体现集体的意志。布置教室的过程,也是一个教育过程。
3、张贴物应主要摆在教室的后方和侧方,正面墙壁切勿张贴一些太显眼的东西,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上海市香山中学德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