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香山中学课程领导评估自评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对于课程领导的理解
香山中学在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全体教职员工的课程观念的转变,以观念引领和带动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校长积极倡导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民主性、动态式、生成性等课程理念,鼓励师生在教育情景中通过探讨、反思等方式对课程进行理解和把握,提倡师生注重在课程进行中自身的主观体验,把知识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使课程的价值更加多元和丰富。
我们努力克服教师中已有的传统课程观,并努力实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转换,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努力使老师们认识到,在本真意义上,教师即课程。在课程研究和开发的实践中,校长充分相信教师的实践智慧和创新能力,鼓励教师积极研究和开发课程,也实现了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的角色转变,积极推动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
关于课程与学生的关系,香山中学基本上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即:一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考虑学生能够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课程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实施过程中,都应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学校课程。为此,我们在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中,积极了解学生的愿望和需求,紧密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同时,努力实现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与学生的智能水平相当,并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此,我们的课程建设的实践中,学生的欢迎度、认可度是令人满意的。
在课程领导方面,我们积极构筑领导和管理的共同体,我们认为课程领导者既要勾画学校课程发展的蓝图,又要把这个蓝图付诸实施。构筑课程领导共同体,首先明确课程领导,以及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提升对学校变革与发展将会带来的影响。领导和教师在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初步形成了较清晰的课程发展愿景意识或目的意识。由于教师是实施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校长不仅领导进行课程决策,并积极指导教师实施课程改革的,帮助教师能够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积极地参与到课程领导共同体中来。在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校长积极倡导,并
反复强调学校的课程领导不是指一个人的领导,是学校的一种管理模式,是学校的核心价值,是学校整个团队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过程中来的过程。课程领导贯穿于学校各个层面,其组织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存在的,因而,课程领导不是校长个人的事,而是领导共同体的事情。因此,课程领导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为共同目标的实现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个人价值也从中得以彰显。这种课程领导观,推动了课程管理重心的下移,激发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积极性,学校也因此汇集和利用教师主体的智慧,是课程建设不断完善。
第二部分: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
一、课程规划
(一)课程目标
1.学校课程建设目标:按上海市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严格执行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标准,开设以服务特长学生、体现办学特色为宗旨,以创建一流的艺术特色学校为目标的美术——美育——艺术类型的特色课程,开展适合特长学生所必备的以艺术人文修养为主的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严格执行国家与地方的课程标准,将艺术特色课程全部纳入整个学校课程框架体系。
2.学生培养目标:基于我们对教育的互补性特征、错位发展特征、过程和内容的多元性特征的认识,从学校实际出发,确立让学生掌握一门艺术技能,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终生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以美促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提高其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3.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把美育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自觉地将立美渗透到教学中去,由“务虚”变为“务实”,由“理论思考”变为“行动探索”,由“局部渗透”变为“全面推进”,开展内容丰实、形式多样的学科立美建设的实践和研究。建设一支“教师形象气质美、教学设计精当美、教学过程优化美、教学语言艺术美、师生关系和谐美”为目标的“五美品牌教师”。将“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成为香山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行动。
(二)实施和管理
1.基础型课程
(1)严格执行和落实上海市课程教学计划,(初中周课时34节,高中周课时35节,每课时以40分钟计),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阳光体育活动时间和15至20分钟的晨会课或午会课。
(2)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要聚焦课堂四十分钟,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不在于无限制的加班加点、简单重复,更不在于大量牺牲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扼杀学生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学习目标与态度的基础下主动学习。继续开展以“精选、精编、精批”为目标的学生作业处理办法,确实减轻学生的负担。
(3)抓教学的常规工作。认真备课、用心上课、合理布置作业、及时反馈、科学评价,要规范测试与考试这一环节,科学掌握学生的学习现状;要引导老师研究课堂教学,走出去,请进来与同类学校的老师进行对照、比较、寻找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与能力赶上或超过同类学校教师的平均水平。要继续针对本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精选精编练习,提高作业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4)美术教学要增加危机感和使命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情感因素渗透,研究从零起点学生的适应性和专业思想稳定性,要充分意识到选材面狭小所带来的成才机率下降的客观事实,要手把手,耐心、细心、用情、用心地教育学生,并努力理解学生、欣赏学生。
2.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
(1)加强拓展型课程的美育渗透建设。学校立美教育特色在拓展型课程上得到了体现。强调在提高基础型课程质量前提下,重视知识拓展和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培养,着力延伸教学功能,完成提高性课程的目标要求。根据《规划》的设想,学校在科学领域、人文领域和体艺领域等方面加强了拓展型课程的建设。目前,学校拓展型课程中已经形成以美育类课程为主兼顾科学类课程的局面。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课程改革,促进了学校立美教育特色的形成。
(2)研究型课程的美育渗透为学生提供了审美实践和立美活动的平台。在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基础上开设研究型课程,着重在专题性与综合性的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综合性、开放性,加强实践性、参与性,强调在过程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培养学生的探美创美能力。
通过对我校整体课程布局的反思,并积极采纳专家的建议,我们对艺术类的拓展课、研究课进行补充,以选修的形式,供学生选择,并且也考虑到各年级的平衡,加强了高二、高三年级艺术类课程的设置,同时开设各类艺术社团,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目前,开设的艺术类社团有“浦东新区工艺美术二团”、“莺韵合唱社团”、“红叶传媒社团”、“晓津文学社”、“青团漫画社”、“雅姿舞蹈社团”、“中国流围棋社团”、“口才辩论社团”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通过独立研究、小组活动和外出美育实践三种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把教师的课堂指导与学生的小组探究和独立探究活动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和创新活动的平台。
3.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型课程
(1)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相结合。美术与美术教学有着很强的视觉性,因为它的视觉性特点,所以它可以用展示及互动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教学。通过网络教授美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同学们随时随地都能自主学习,教师网上授课、答疑、指导。学校在校园网建立美术教学专网,并开设了“教学示范”、“美术习作”、“美术理论”、“习作点评”、“电脑美术”、“师生互动”、“美术鉴赏”等栏目,这样也同时优化了校园网的利用。
对于学生而言,电脑应用于美术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工具,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另一方面也给予他们另一种学习的途径,提高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借助多媒体技术,使他们能发现周围世界的神奇和隐含的无穷的创作空间。学校还开设了深受学生欢迎的“flash动画制作”和“PhotoShop”等电脑美术课程,并进行一系列美术电脑作品评比活动,如用Photoshop进行古诗词、美育格言、公益广告平面设计,用Flash创作自己熟悉的故事,并将学生优秀电脑作品上传校园网,使我校的美术教育走向多样化,并进一步完善我校美术特色。
(2)信息技术与人文、科技、体艺课程相结合。学校非常重视优质网络资源的引入:通过学校网站链接的华夏历史网、网上虚拟紫禁城、法国卢浮宫三维网站、全景世博会精彩视频网站等,将人文知识拓展学习延伸到课外。通过中国美育网让师生及时关注和参与中国美育事业的发展。
(3)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特色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我校在校园网开设《教科研之窗》电子杂志,并定期在校园网上发布学校教科研开展情况、教师论文、成果等,点击率较高,该电子杂志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特色教师队伍建设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通过思维导图、电子白板等新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将思维导图与学校美术特色结合起来,教师通过简笔画校本培训后绘制的思维导图能使之更生动和容易记忆。
学校建立起网上校本资源库,备课组通过该校园网进行网上集体备课,并将自制课件、教案、课例等上传至资源库,学校将之与教师的信息技术积分相挂钩,并将上传课件数量和质量作为教研组考核的标准之一。
学校定期对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课例、课件进行评比,并在学校网站上公开展示这些优秀课例、课件以供观摩学习;鼓励教师撰写有关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论文,并推荐到相关杂志交流、发表。
学校制定有“香山中学校级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分子”评审方案,每两年评审小组根据教师上报材料及评审方案评选出应用积极分子。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校特色课程的稳步推进。
(三)课程评价
1.评价体现学校特色项目建设
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在学校特色项目的创建过程中同步发展,她体现了学生特征、教师特点、学校特色,有利于学校中心工作的开展与特色学校的创建。我们上海市香山中学的评价表体现了学校美育的元素,让师生围绕着“五美学生、五美教师、五美课堂”来检测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教学行为。
附件六:香山中学“五美品牌教师工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科 |
| 授课班级 |
|
授课老师姓名 |
| 开课时间 | 年 月 日 第 节 |
授课名称 |
|
五美品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 A 5 | B 3 | C 2 | D 1 | 单项 总分 |
|
教师形象气质美 15 | 服饰得体大方、仪态亲切自然 |
|
|
|
|
|
|
学科功底厚实,知识面广 |
|
|
|
|
|
有教学特色,努力形成教学风格 |
|
|
|
|
|
教学设计精当美 35 |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适当 |
|
|
|
|
|
|
教学步骤清晰有序 |
|
|
|
|
|
教学内容正确充实,凸显学科内涵,突出重点、难点 |
|
|
|
|
|
重视学法指导,教学手段灵活、多样 |
|
|
|
|
|
问题设计有明确指向,有思考基础和思考空间 |
|
|
|
|
|
情境创设鲜活生动,贴近生活 |
|
|
|
|
|
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画面有美感 |
|
教学过程优化美 20 | 课堂导入自然、流畅、新颖 |
|
|
|
|
|
|
发挥教学机智,注重细节处理 |
|
|
|
|
|
教学节奏调控有度,组织安排合理 |
|
|
|
|
|
关注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
|
|
|
|
|
教学语言艺术美 15 | 注重语调,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快慢得当 |
|
|
|
|
|
|
用词准确、简洁、生动 |
|
|
|
|
|
声情并茂,以情激情 |
|
|
|
|
|
师生关系和谐美 15 | 师生互动,学生活动充分、有效 |
|
|
|
|
|
|
面向全体学生,课堂环境安全、民主 |
|
|
|
|
|
及时评价,重在激励,批评、表扬有理有度 |
|
|
|
|
|
总得分 |
| 等第 |
|
|
|
|
|
|
|
|
|
|
|
|
|
|
|
备注:
总分:累计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84分为良,60-74分为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评议老师签名:
2.体现多方参与客观公正的课程评价体系
学校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两个角度。一是对课程的评价,分别从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对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对课程质量进行评价。二是对课程评价体系的评价,主要注重以下六个方面:
学校校本课程评价任务由课程实验研究小组具体承担。校长担任课程改革组长,全面负责制定校本课程评价体系。
学校校本课程的评价标准要分学科制订,科学、合理、细致,具有教育和发展功能。精心设计符合香山中学实际的评价标准,注重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水平。
对校本课程教材内容的评价要以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育人目标为准绳,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体现学生发展的多元化、生动化。
校本课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校本课程评价要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研究校本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水平。
校本课程的评价要注重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校本课程不断革新、不断适应学校学生学习需求的机制。
(四)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课程计划的实施,学校着力建立若干保障体系。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
学校成立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挂帅,校级、中层两级主要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课程处为主要实施部门。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和评价;课程处还具体负责课程的开设、人员和相关设备的配置等。
2.建立制度保障体系
学校按照现代管理与教育理论,根据我校的实际,建立完整的具有科学性、操作性的制度保障体系。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需要,修定了教育教学、综合管理等系列制度,形成了有香山特色的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它包括各项课程评价制度、监督制度和奖励制度,形成比较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
3.建立师资保障体系
师资是课程建设最根本的保障。为此,学校切实开展校本研修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举办专家讲座、组织考察活动等途径,努力提高教师审美素养;通过组织文艺汇演、举办才艺比赛、开设立美课程等方式切实提升教师立美能力;通过撰写立美课例、编写立美教程、举办名师报告、举行立美论坛等方法不断增强教师职业技能。还借助国、内外艺术院校的访问、学习、交流,着力提高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此外,还经常邀请专家学者和外校教师给学生讲课、开讲座等。
4.建立财物保障体系
财物保障包括资金保障与硬件保障两个方面。学校为了确保课程全面扎实的实施,为各项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专题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如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承办的大型活动等。同时,学校完善教学设施,优化教育资源,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备与更新改造。如操场与体育馆的改造,学校网站的更新、专用教室教学设备与教师办公用品的添置、升级等。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电脑、电视广播系统、带电子白板背投设备。理化生实验室、电脑房、语音室多媒体美术专用教室,设备齐全。还给阅览室、图书室更新了设备,添置大量图书报刊。
(五)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
1.学校课程安排总体原则
根据上海市沪教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2017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精神和学校2017学年度的课程设置总计划,力求满足每一位学生,尤其是特长学生的特殊需求。以下为上海市香山中学2017学年度课程设置及周课时一览表。
|
课程 | 科目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基 础 型 课 程 | 语文 | 4 | 4 | 4 | 4 |
数学 | 4 | 4 | 4 | 5 |
英语 | 4 | 4 | 4 | 4 |
思想品德 | 1 | 1 | 2 | 2 |
科学 | 2 | 3 |
|
|
物理 |
|
| 2 | 2 |
化学 |
|
|
| 2 |
生命科学 |
|
| 2 | 1 |
地理 | 2 | 2 |
|
|
历史 |
| 2 | 2 |
|
社会 |
|
|
| 2 |
音乐 | 1 | 1 |
|
|
美术 | 1 | 1 |
|
|
艺术 |
|
| 2 | 2 |
体育 | 3 | 3 | 3 | 3 |
劳技技术 | 2 | 1 | 2 |
|
信息技术 | 2 |
|
|
|
周课时数 | 26 | 26 | 27 | 27 |
拓展型 课程 | 学科类活动类 | 5 | 5 | 4 | 4 |
专题教育 | 1 | 1 | 1 | 1 |
社区服务 | 安排寒暑假合计10次街道居委活动 |
周课时数 | 6 | 6 | 5 | 5 |
探究型课程 | 2 | 2 | 2 | 2 |
午会 | 每天20分钟 |
广播操、眼保健操 | 每天40分钟 |
周课时总量 | 34 | 34 | 34 | 34 |
|
|
|
|
|
|
※拓展型课程说明:
(1)六年级语文1课时、英语1课时、美术1课时、体育2课时
(2)七年级语文1课时、英语1课时、体育2课时、美术1课时
(3)八年级语文1课时、美术1课时、体育2课时
(4)九年级语文1课时、化学1课时、体育2课时
※探究型课程说明:
(1)六年级语文1课时、数学1课时
(2)七年级数学1课时、英语1课时
(3)八年级英语1课时、数学1课时
(4)九年级物理1课时、化学1课时
|
课程 | 科目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基 础 型 课 程 | 语文 | 3 | 3 | 3 |
数学 | 3 | 3 | 3 |
英语 | 3 | 3 | 3 |
物理 | 2 | 2 |
|
化学 | 2 | 2 |
|
生命科学 |
| 3 |
|
思想政治 | 2 | 2 | 2 |
历史 | 2 | 2 |
|
地理 | 3 |
|
|
社会 |
|
| 2 |
美术 | 1 | 1 | 1 |
体育 | 3 | 3 | 3 |
劳技技术 | 1 | 2 |
|
科学 |
|
| 2 |
信息技术 | 2 |
|
|
周课时数 | 27 | 26 | 19 |
拓 展 型 课 程 | 学科类活动类 | 5 | 6 | 13 |
专题教育 | 1 | 1 | 1 |
社区服务 | 安排寒暑假合计10次街道居委活动 |
周课时数 | 6 | 7 | 14 |
研究型课程 | 2 | 2 | 2 |
午会 | 每天20分钟 |
广播操、眼保健操 | 每天40分钟 |
周课时总量 | 35 | 35 | 35 |
|
|
|
|
|
※基础型课程说明:我校为上海市艺术特色学校在高中各年级均增加1节美术专业课作为我校特色课程设置
※拓展型课程说明:
(1)高一级语文1课时、数学1课时、英语1课时、体育2课时
(2)高二级语文1课时、数学1课时、英语1课时、体育2课时、物理1节
(3)高三级语文1课时、数学2课时、英语2课时、加一4课时、美术2课时、体育2课时
※研究型课程说明:高一至高三年级各安排2课时的美术学科研究型课程
※三个年级每周安排3课时的作业课
2.学校特色课程安排总体方案(略)
二、课程建设的特色——打造“立美育人”的学校特色课程
(1)以美术教学为龙头。学校以美术特色教学为龙头,全面开展立美教育。为此,学校从各个方面着力打造这一品牌:第一、成立以学校副校长为专门分管领导的美术教育中心,中心下设主任一名,由专业美术教师担任,中心成员为全体美术教师。第二、学校将美术特色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进行统筹安排,保证协调发展。第三、开发美术校本课程体系,分年级、分阶段编制学校美术教学课程标准、编写美术教材、建立评价考核体系。第四、依据美术教学内容及学生学情现状,实行流动分层教学,发挥美术教师各自专长,分类指导。第五、开展自然写生、书画竞赛、师生画展、社会服务等系列美术教育活动。第六、强化美术教师专业进修,鼓励美术老师创作,定期推出作品,为他们办画展,出专著,选送外出专题培训等。第七、提高优质美术教学改革的辐射力,发挥引领作用。学校美术组作为新区优秀教研组经常与本区、本市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美术教师同行进行广泛合作;举办每三年一次长三角美术教学研讨会、每两年一次的全市美术教学现场交流活动,举行每年一次全区美术教学展示活动等,这既锻炼提高了本校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又起到了辐射与引领作用。
(2)以立美课程为载体。以立美课程为载体,使立美教育落到实处,赋特色办学以丰富、深刻的内涵。学校本着依靠本校教师结合专家、领导、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建设具有香山中学特色的课程体系,教材由自编、选编、选用三种,内容涉及艺术、科学、生活等方面,其中《大师起步》系列是我校美术校本教材,自主开发了美育读本教材《美从何处寻》,《学生写生微型课程》,《美育系列社团课程》等,所有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人格发展、潜能开发、身心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
学校的拓展课、研究型课程围绕着“以美立校 立美育人”的办学宗旨,全面渗透美育,动员老师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个个都是美育能手,发挥自己优势,满足学生美术美育的需求,为学生提供一套全景式、宽领域的美育拓展课、选修课课程系列。
(3)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本设计课程。香山的美术教学完全摒弃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美术教学急功近利思想,一切从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发展考虑,学校设计的美术美育课程为学生灌输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注重学生艺术修养的提高,开设世界名画欣赏课、参观画展、举办画展、外出写生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程 | 课程内容 | 六年级 | 七年级 | 八年级 | 九年级 |
课 时 | 执教 教师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拓
展
型
课
程 | 写字 | 1 |
花家菊 | 1 | 李寅莺 | 1 | 王宗芳
| 1 | 金炯延
|
音标与拼写 | 1 |
林琳 |
|
|
|
|
|
|
英语阅读训练 |
|
| 1 | 高春霞 徐文红 |
|
|
|
|
|
|
|
|
|
|
|
|
|
英语写作 |
|
|
|
| 1 | 潘雅娟 徐际红 |
|
|
完形填空 |
|
|
|
|
|
| 2 | 袁萧梅 李 茵 |
探 究 型 课 程 | 素描基础 | 2 | 朱平 钟方来 |
|
|
|
|
|
|
水彩基础 |
|
| 2 | 梅荣华 朱彦炜 |
|
|
|
|
人物速写 |
|
|
|
| 2 | 周贤旺 陈利川 |
|
|
写生技巧 |
|
|
|
|
|
| 2 |
叶见鹏 |
|
|
|
|
|
|
|
|
|
|
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安排
课程 | 课程内容 | 高一 | 高二 | 高三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课时 | 执教 教师 |
拓
展
型
课
程 | 经典名著阅读指导 | 1 |
曹 琼 |
|
|
|
|
数学中的美 | 1 | 周新生 杨素云 |
|
|
|
|
英语报阅读 | 1 | 毛 云
|
|
|
|
|
论语解读 |
|
| 1 | 倪海亮 朱晓园 |
|
|
英语报刊文选阅读 |
|
| 1 | 熊晓明 孙建国 |
|
|
数列极限的应用 |
|
| 1 | 孙 瑛 齐士臣 |
|
|
诗歌鉴赏 |
|
|
|
| 2 | 黄长德 黄 彬 |
不等式的应用 |
|
|
|
| 2 | 洪 峰 喻丽珍 |
阅读与写作 |
|
|
|
| 2 | 李鸿雁 顾国妹 |
大国崛起 |
|
|
|
| 8 | 陈燕萍 |
环境与城市建设 |
|
|
|
| 黄国清 张东玲 |
时事点评 |
|
|
|
| 朱银兰 |
大师从这里起步 | 2 | 朱 平 钟方来 陈利川
梅荣华 | 2 | 叶见鹏 周贤旺 朱彦炜 陈利川 | 2 | 朱 平 钟方来 陈利川
梅荣华 |
研 究 性 课 程 | 素像头像 |
|
| 2 | 叶见鹏 |
|
|
素描静物技巧研究 |
|
| 周贤旺 |
|
|
人物速写探究 |
|
| 朱彦炜 |
|
|
水粉风景探究 |
|
| 陈利川 |
|
|
油画静物 | 2 | 朱 平 |
|
| 2 | 朱 平 |
电脑绘画 | 钟方来 |
|
| 钟方来 |
油画风景赏析 | 陈利川 |
|
| 陈利川 |
素描头像技巧研究 | 梅荣华 |
|
| 梅荣华 |
|
|
|
|
|
|
|
|
第三部分:学校课程领导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1.高中生源的总体萎缩会使我们在挑选学生主攻美术的可供选材面减小,学生成才的机率下降,培养的难度增加。
2.作为一所完全中学,在体制机制上存有许多弊端。学校在教育模式的选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制度创新、评价体制的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制度等面临许多困难。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面临新的困惑,一级教师和中学高级教师的评聘指标因连续几年的班级数减少,新大学生的无法引进而导致每年的一级和高级的编制数减少,这尤其不利于教师工作创造力的激发。
4.初中生源的流失和高中生源的整体下降,使教师的进取心受到打击,有些教师按于现状,不思进取。
5.学校处于老社区,校舍的最初设计有功能性的缺失,政府的投入又不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受到许多客观条件限制。
6.社会的教育质量评价体制还没有跟上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色教育的发展有时会受学生各学科平均分数的影响,在教育改革的力度上不敢加强;在如何处理好“培养一技之长与各科均衡发展”、“既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要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等方面还没有找到一条科学有效之路。
二、成绩和经验
1.以美术、美育为特色项目的特色学校创建已经积淀、形成制度文化,在区域内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八方学生慕名而来,以成就他们的艺术之梦。
2.目前在岗教师平均年龄45.2岁。获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有24人,受聘22人;中学一级教师61人;区学科带头人1名,区骨干教师11人,校署骨干教师13人。这是一支来自五湖四海、带有多元地域文化、专业过硬、特长明显、有竞争意识、合作倾向、互助精神的优秀教师团队。不少教师参加过区、市、国家等各级课题研究工作,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许多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具有较高的学校课程设计与建设能力。以美术教师为骨干队伍的学校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学校内部已经形成人人都是美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
3.已经形成了以美术教学为龙头,各科均衡发展,三类课程全方位渗透美育元素的特色教育,美育校本教材开发使用规范合理,美育已经全面纳入学校课程建设框架体系。
4.已经探索出了一条高中教育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办学实绩显著,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提供既不简单重复,又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基础教育。
5.学校的发展得到市教委、区教育局领导的支持与关怀,得到各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领导与专家们以各种方式指导与帮助学校特色项目的推进;特色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上海市香山中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