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管理——教学工作常规

作者:课程处     发布时间:2018-1-3 点击数:478

教学工作常规

教学常规是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学校教学提。为此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制定香山中学教学常规如下:

一、备课

1、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必要准备。教师应在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备课,形成教案。

2、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坡度,有助于学生思维力的发展。

3、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每节课应有一定量的明确有效的能力培养设计,以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要重视教学后记(包括教学目标、达标程度)成功原因的分析,缺陷之处的原因和对策的补写。

5、教案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①教学目标

②教学重难点、关键或突破口

③课型

④教材

⑤教学设想

⑥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手段的选用或设计

⑦教学步骤

⑧反馈教学效果的练习

⑨板书设计

⑩教学后记(教学心得或教学反思)

6、无教案不进教室。

二、上课

1、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在上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准时到达教室(或其他上课地点)。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

2、预备铃后,教师应督促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体育教师应到教学现场督促学生集合整队,力争做到快、静、齐。

3、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语言规范、生动,讲普通话。体育教师应口令响亮,动作准确,不断巡视指导,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学中教师应站立讲授。

4、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合作互动,重视师生情感的交流,重视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5、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自尊心,不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不随意停止学生上

6、板书(含作图)清晰、准确、工整,汉字要规范。

7、布置作业要合理,批改作业要认真,讲评作业要及时,反馈信息要迅速。

8、教师应督促、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室内操。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

1、教师的作业布置应满足《课程标准》对学习水平的要求,应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2、各学科教师的作业布置应在互通信息、均衡协调的基础上,做到控制总量,精选题目,难易适度,以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要。

3、对学生的作业教师应及时收齐,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对不交作业、抄袭作业和作业不符合规范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予以教育和指导。

4、作业批改及学生完成作业要规范。

四、测验与考试

1、测验与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应按照教学要求,根据学校教导处的统一安排,围绕命题、阅卷、分析、反馈、调控诸内容,组织和实施本学科的测验与考试。

2、教师应积极主动地接受教研组、备课组交给的命题任务,按照教导处的有关规定,依据《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要求,出好试卷。

对需补考的学生,教师应按要求出好补考卷。

3、教师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阅卷,对阅卷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反映。测验与考试的评分均采用百分制。期中和期末考试采用流水阅卷的方法。

学期评分:平时成绩30%,期中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40%。

学年评分:第一学期40%,第二学期60%。

4、教师应对测验、考试的情况按教导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认真填写《质量分析表》,并及时将该表交教研组长,由教研组长交教导处。

教师应将测验、考试的成绩按要求填入所教班级的《总成绩表》及《学生手册》。

5、教师应针对测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教学进行适时、有效的调控。

五、课外辅导与课外活动

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各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地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2、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辅导计划。既要重视对优秀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更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

3、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运用各种形式,开设与所教学科有关或跨学科的课外活动小组,

六、教学研究

1、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具有主动开展教学研究的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

2、学校提倡和鼓励教师撰写教后感,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应针对教学现状和教学发展的要求,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

3、公开教学是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按学校要求完成公开教学的任务,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评课等活动。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当前在线人数:3875;累计访问人数:18670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