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特色--校本课程--香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
作者:上海市香山中学 发布时间:2005-5-2 点击数:3487
张伟
第28届奥运会胜利闭幕了,当我们看到刘翔、邢慧娜夺冠后身披国旗在田径赛场的英姿时;当我们看到中国女排0:2落后,连扳三局,夺得冠军时;当我们看到中国奥运军团在本届奥运会上荣获32枚金牌,取得奥运会历史性突破时;当我们看到国际奥委会主席把奥运旗帜移交到中国北京市市长王岐山手中,奥运赛场响起“2008,北京再见”时,我们内心都涌起一阵阵的冲动。一种声音在我们心中要喷薄而出,这种声音就是:中国,了不起!中国人,好样的!这声音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声音,是中华民族要复兴的声音。中华民族这个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一定要实现她的民族复兴之梦!
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共同的愿望,但中华民族复兴不是喊出来的,是靠每个中国人像奥运健儿那样“拼”出来的。民族复兴,匹夫有责,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自觉意识到我们肩上担子的沉重。
老师们、同学们,中央要求上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教育部要求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上海市委、市政府要求浦东新区进一步发挥“窗口”和“旗帜”作用,这些要求给我们浦东教育、浦东学校提出了严峻的课题。香山中学自1995年建校,至今已有9年的历史,9年中,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尤其是2004年,学校平稳过渡,各项工作稳中有进,高考、中考取得优秀成绩,全体教职工渴望香山发展有新的突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学校适时提出了要“二次创业”,实现香山新一轮发展。
“二次创业”创什么?暑假里,学校先后举行中层以上干部、班级导师、全体教职工和全体学生干部四次专题培训与研讨,大家共同探讨“二次创业”的重点。通过研讨,大家认为现代学校应进一步提升办学的立意与品位,“二次创业”不是片面追求提高升学率的几个百分点,而是探索现代学校制度下新的办学理念、新的德育、新的课程、新的管理模式在香山的实践。“二次创业”要按照“聚焦教学、整体推进、扬长补短、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形成德育为首、文化美术并重发展的格局。“二次创业”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教育学生明政治方向,明做人之理,实现“育分”向“育人”的转变;“二次创业”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通过课程实施,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要以学定教,从“教会”走向“会教”,学生要主动发展,从“学会”走向“会学”;“二次创业”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培养一支讲大气、讲品位、讲专业的教师队伍;“二次创业”中,学校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美术品牌,注重美术教育的内涵发展,争创上海美术特色名校。
“二次创业”重在创建香山的学校文化。传统观点把学校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割裂开来,事实上,学校生活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想一想,一年中,我们有近10个月在学校度过,学校不仅与我们师生教与学的成长有着极大关联,更与我们每一位师生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关联。试想,假如香山环境脏、乱、差,校风不好,学风不好,师生关系不好,管理混乱,我们就会不满意、不幸福,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共同思考,共同行动,来营造我们自己的精神家园。这种精神家园就是香山的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靠谁来创建?靠文化人。我们的教师理应是文化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育人。我们的职工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责,同样也是创建学校文化的主体。我们的学生通过学校的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社会化的质量和水平,正成长为一个文化人。文化人不仅是有知识的人,更是有理性的人,有修养的人,有追求的人;文化人是懂得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集体、认识社会的人,是能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关系的人;文化人是敢于认识真理,运用智慧大胆实践的人,是能够引领社会文明前进的人。
任何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精神家园来支撑,而我们每一个香山人,都是营造这精神家园的基本元素。香山每一位师生员工只有按“文化人”来要求自己,并把香山利益放在首位,香山良好的精神家园才能最终形成。
“二次创业”,香山到底应该追求什么?创建香山新文化,让香山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全体香山人的共同追求!本文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