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香山德育 > 健康校园

香山中学预防传染病制度与预案

作者:德育处     发布时间:2017-4-6 点击数:2216

红眼病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校红眼病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学生,特制定此预案保障教工和学生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红眼病蔓延。

三、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红眼病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如果发现红眼病,应及时隔离,所有用具应单独使用,最好能洗净晒干后再用。

2要注意手的卫生。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勤剪指甲。

3患红眼病时除积极治疗外,尽量减少去公众场所,不使用共用毛巾、脸盆等。
4、一旦同一个班级出现5例以上红眼病病例,保健老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新区疾控中心报告。

5加强每天的晨检工作,一旦发现有红眼病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6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学生饭前便后洗手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7加强缺席学生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附:

俗称的红眼病是传染性结膜炎,又叫暴发火眼,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眼部疾患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以春夏季节多见。

红眼病是通过接触传染的眼病,如接触患者用过的毛巾、洗脸用具、水龙头、门把、游泳池的水、公用的玩具等。

红眼病多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病人感到双眼发烫、烧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多、怕光、流泪,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

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流行快

红眼病防治工作必须抓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身体抵抗力3个环节。积极治疗红眼病患者,并进行适当隔离。


                                                    香山中学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预防控制技术指南

2008-10-31 14:48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也称为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是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传染病。一般可在23周痊愈,属于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该病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秋季,各年龄组人群均可发病。主要通过接触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易导致流行或暴发。为指导各地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控制工作,制定本指南。

  一、病原学

  肠道病毒70型(EV70)和柯萨奇病毒A24型变种(CA24v)是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主要病原体。腺病毒11型也可引起该病。

  EV70属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具有肠道病毒的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病毒呈球形,直径22nm30nm,基因组为单链RNA,蛋白外壳呈对称排列的20面体,无包膜。病毒在敏感细胞胞浆内繁殖。EV70的分离培养需用人胚肾细胞、人胚结膜组织或HeLa细胞较难分离。不同流行期病毒基因常有变异,可引起世界范围大流行。CA24v也属微小RNA病毒科,生物学特性基本同EV70,可用HeLa细胞等多种传代细胞培养,易分离。曾引起亚洲、中南美等地区大流行。

  CA24vEV70适合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存与传播,均耐酸、耐乙醚、耐碘苷。75%的酒精是有效的消毒剂。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眼部分泌物及泪液均含有病毒。发病后2周内传染性最强。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48小时,最长可达6天。

  (二)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物品或水等而发病,部分患者的咽部或粪便中也存在病毒。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可以由不同型别病毒单独感染发病,也可发生两种病毒混合感染。病后免疫持久性差,患者病愈后,可以被不同病毒感染而再次发病,亦可能在间隔数年后被同一种病毒再次感染而发病。

  (四)流行特征

  该病曾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多次流行。1969年本病首先在西非加纳暴发流行,沿西海岸迅猛蔓延到非洲大部分国家,几乎同时,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印度等也暴发流行,很快波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及欧洲、中东国家,澳州、美洲也有流行报道。1971年我国首次发生该病的流行,除边远地区外,遍及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全国各省市。此后,在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国家、地区及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柯萨奇病毒A24型与肠道病毒70型(EV70)可以同时或先后引起流行。

  该病全年均可发病,有明显的季节特点,以夏秋季多见。易在人口稠密、卫生条件差的地区流行,在托幼机构、学校、工厂企业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易发生暴发流行。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三、病例的诊断和治疗

  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可参考《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疗方案》(附件1),进行诊疗。

  四、疫情报告

  出血性结膜炎是我国传染病法规定报告报告的丙类传染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及暴发疫情时,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

  五、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暴发疫情报告后,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重点调查分析引起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阐明疾病传播的特点,以提高疫情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六、实验室检测

  发生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或流行时,各地可根据实验室条件,开展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病原学检测工作,掌握流行毒株的特征。标本的采集、包装、运送和检测可参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实验室检测方案》(附件2)。

  七、预防控制措施

  该病没有特异性的预防措施。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应在做好病例管理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预防,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一)对病人进行规范治疗,防止眼部并发症发生,病人一般不需住院治疗。

  (二)病人病后710天内,应尽量居家治疗休息,减少公共场所活动。

  (三)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应擦拭消毒、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的洗漱用品要严格做到与其他家庭成员或同居室人员分开,不能混用,避免交叉污染。如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应充分清洁或消毒手部。

  (四)发生疾病暴发或流行时,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强化晨检制度,工厂等集体机构要建立健康检视制度。一旦发现病人,应要求病人脱离学习、工作环境,居家治疗休息。

  (五)医疗机构应加强预检分诊和消毒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检治病人后,必须认真消毒双手,未对双手消毒前,不得再接触其他病人。诊疗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仪器、物品要擦拭消毒。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专辟诊室或诊台接诊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六)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劝阻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相关管理部门可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公共场所。

  (七)平时要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手卫生和爱眼护眼知识,养成勤洗手、不共用毛巾脸盆等个人生活用品的卫生习惯。

  (八)一般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等方式,进行该病的群体预防。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控制措施

2008-10-31 14:42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控制措施:

  (一)预防措施

  1.卫生教育,宣传个人爱眼卫生,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巾、分盆的卫生习惯。

  2.重视公共卫生,加强对游泳池、浴池、理发室、旅馆的卫生管理与监督。

  (二)病人的隔离与消毒:接触者及其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高度传染性及人群普遍易感是其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患眼结膜泪液、眼分泌物含有大量病毒,是其主要传染来源。通过患眼一污染病毒的手、物、水-健眼途径接触传播。此外CA24v可从患者咽部、粪便中检出,EV70偶从粪便分离,提示通过飞沫、粪便传播的可能性。早期发现病人,对病人采取隔离,防家庭成员间、群体间接触传播是极其重要的。隔离期至少710日。

  2.病人洗脸用具严格隔离使用,每日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病人接触使用的物品,用75%酒精擦拭消毒。污染物煮沸消毒。

  3.家庭成员、密切接触者,接触患者后用75%乙醇消毒双手。

  4.医务工作者检治病人后必须认真用75%乙醇消毒双手及用物以后再接触其他病人。使用的仪器、物品用75%酒精或84液等清拭消毒,严防医源性传播。

  (三)流行期措施。

  1.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期间,医院眼科设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专台门诊,集中检治以避免交叉感染。

  2.阻止'红眼病'患者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社交活动。暴发流行期间根据疫情,由有关部门责令暂时关闭游泳池、浴池等场所,减少社交活动以避免扩大传播。

  3.不宜采用集体滴眼药预防眼病。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概述

2008-10-31 14:32 【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又称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是近30年来世界暴发流行的一种新型急性病毒性眼病。1969年首先西非加纳暴发流行,沿西海岸迅猛蔓延到非洲大部分国家。与此几乎同时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日本、印度等也暴发流行,很快波及亚洲大部分国家及欧洲、中东国家。澳州、美洲也有流行报道。1971年我国首次暴发流行本病,除边远地区外遍及全国各省市,包括香港、台湾。此后80年代、90年代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及我国均有多次地区性小规模流行。本病特点为潜伏期很短,起病急骤、眼刺激症状重,结膜高度充血,常见结膜下出血及角膜上皮点状剥脱。本病传染性极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传播很快,发病集中。大流行期间曾造成一些城市停课、停产、停市,给人民生活、工作和社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病每于夏秋季节流行,多见于成人。自然病程短,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疗法。预后良好,但印度、新加坡、泰国、美国及我国均有个别病例在结膜炎后出现下肢运动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结膜炎后一段时间人群虽有一定免疫力但中和抗体滴度升高频率低,仍易感。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为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制定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发现后须隔离患者,严防接触传播并及时向主管卫生、防疫部门作疫情报告,控制蔓延。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临床表现

2008-10-31 14:38 【

  潜伏期很短,接触传染源后2小时~48小时内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自觉眼不适感12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本病屡见结膜下出血,初为睑结膜、球结膜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继而斑、片状结膜下出血,多位于颞上、颞下近穹隆部球结膜、上方球结膜。重者出血融合弥漫,可遍及全部球结膜呈鲜红色。角膜上皮细胞点状剥脱是本病早期另一特征,裸眼检查不易发现异常。滴荧光素染色后裂隙灯显微镜钴蓝光源下可见多数散在细小的绿色着染点。眼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重者带淡红血色,继而为粘液性。睑结膜、穹隆部有时见滤泡,偶有伪膜形成。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偶见轻度虹膜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本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视力无损害,角膜无基质浸润,一般无后遗症。应注意的是EV70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大流行期偶有少数结膜炎患者在结膜炎后18周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表现腰骶脊髓神经根炎,下肢肌肉酸痛、肌张力减低、膝腱反射消失、下肢运动麻痹或面瘫,部分患者恢复,部分患者致残。


(附件一)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预防红眼病晨检制度




1.各院系须指派专人负责师生健康的晨检及报告工作。



2.负责晨检的教师或班级卫生员负责每天了解本部门、班级师生健康状况。在目前红眼病流行季节如发现师生中有红眼病症状(如双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以及疑似红眼病病人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卫生所。



3.对在学校内发病的师生应督促其及时到校卫生所就诊。



4.班级卫生员应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勤情况,对于因病缺勤的学生,应了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已被诊为传染病病例,要及时报告给卫生所。



5.同一办公室、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5例以上学生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双眼刺痛、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应及时报卫生所。



6.卫生所所长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发现疫情严格按照广东省《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组织开展工作,并及时报告主管校领导、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市疾病控制中心。






















(附件二)











校内预防红眼病工作指引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是国家法定报告丙类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患者眼泪、眼分泌物含大量病毒,通过眼--手、物--眼途径直接、间接接触传播。红眼病患者典型症状以双眼刺痛、畏光流泪、灼热、红肿、眼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为主,潜伏期一般3-7天。



在红眼病流行期间要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加强宿舍卫生管理。重点注意讲究个人卫生,特别注意手部卫生,勤洗手,不共用毛巾、手帕等,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活动,加强个人保健。一经发现可疑病例,立即报告校卫生所,同时对房间内病人触摸过的物品进行清洗、消毒。红眼病患者应注意勤洗手,避免进入公共场所,不要去游泳池游泳,减少参与社交活动。对患者隔离治疗7-10日,是防止家庭成员之间、群体之间接触传播的防控措施。

关于加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












 

索引号:002645451-02-2008-0044 生成时间:2008/9/28 发布机构:丽水市教育局办公室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学校:




近期,我市缙云县、遂昌县、莲都区部分学校暴发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由于此病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中小学、幼儿园等人群密集场所极易暴发流行,现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严格节后晨检制度。106国庆长假返校时,各学校一定要落实晨检和因病缺课追查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病人。一旦发现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症状或体征者,如双眼发烫、怕光、眼红、流泪;有异物磨痛感,像进入沙子般地滚痛难忍;眼皮红肿、有眼屎(分泌物)、不易睁开;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经校医确认为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疑似患者,应登记患者相关信息,劝患者及时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并居家隔离,隔离期710天。凭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防保医生证明返校。




二、加强卫生宣传教育。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个人爱眼护眼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活动,倡导养成勤洗手、不揉眼、不共用毛巾、洗脸盆等良好的个人生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学生居家隔离时,教育学生洗脸用品注意与家人分巾、分盆,受污染的用具可考虑煮沸消毒或开水浇烫消毒;接触过的物品可通过消毒液擦拭消毒,以免传播给家人。国庆期间,教育学生适当减少到公共场所的频率,不要去游泳池游泳,尽量不要到去走亲访友。




三、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现发病学生,应立即居家隔离,及时上报社区(乡镇)卫生服务机构,同时上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各学校应做好课桌椅等消毒工作,学生室内活动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换气。


急性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


一、










急性肠道患者到卫生所就诊,医生根据症状诊断为疑似肠道传染病时,应立即通知院办公室(电话65927000)派车到卫生所;同时通知辅导员,随同医生一起护送病人到医院检查确诊。

二、










患者到医院一经确诊为急性肠道传染病时,首先要住院隔离治疗。学院应立即启动《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突发卫生防疫及食品卫生安全的应急预案》,卫生所将疫情报告分管院长(毛卫东电话65926688)院后勤服务中心(电话65926108)、沙区卫生监督所(电话65420809)、沙区疾控中心(电话65461600)、重庆市教委(电话63853760)。

三、










同时通知校园管理部负责人(刘卫东电话60772515),派人对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和衣物等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1.


患者排泄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消毒:用1500mg/L - 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消毒;或用20%石灰,作用2小时。

2.


病人衣物和用具的消毒:用0.5% 84消毒液浸泡30 - 60分钟。

四、










预防:应采用以切断传染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

1.


管理传染源:患者应及时隔离彻底治疗至粪便培养阴性。从事饮食、自来水的工作人员应定期粪检,如发现带菌者应调离工作并彻底治疗;

2.


切断传染途径: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和个人及环境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和灭苍蝇)。

3.


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人体免疫力;对接触者应口服诺氟沙星200mg,每日三次,连服2天。

五、










通知学生处处长(杨世民电话66888250),要求各系部、辅导员需密切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到院卫生所就诊。如学生私下到医院就医确诊为传染病时,应立即向院卫生所报告,以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六、










大力宣传急性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细菌性痢疾(菌痢)、伤寒、霍乱等疾病。甲肝和菌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甲肝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全身倦怠、厌食、恶心、呕吐、厌油及肝区隐痛等症状,部分人可出现黄疸,极少数严重者可导致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菌痢则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排粘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出现高热、休克、抽搐、甚至危及生命。团委、学生处及卫生所要利用广播、专栏等形式进行卫生宣传,加强学生的卫生管理,防止急性肠道传染病的爆发流行。

七、










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生后,卫生所要把处理结果及患者情况用书面形式向院后勤服务中心报告。


大王小学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默认分类

2009-09-23 10:55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肠道传染病在学校流行速度非常之快,并在冬春季节较为高发,目前学校刚刚开学,为确保本校能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且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

(一)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二)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三)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疫情在学校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管理:

我校已成立由校长负责的学校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具体负责落实学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

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八点:

(一)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关于肠道传染病的防控要求,制定了本校肠道传染病防控应急工作预案。

(二)建立健全了肠道传染病防控责任制,并将责任分配到各部门、并且落实到人。

(三)学校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增强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利用健康教育棵、板报、红十字青少年会员培训、以及召开家长会等形式等渠道开展活动。

(五)认真建立每日晨检制度,认真查明学生缺课原因: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发现有接触性传染病症状的学生,要及时督促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六)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

(七)及时向教育局及卫生等有关部门汇报学校肠道传染病病例发生的情况。

(八)疫情发生时,学校应根据区委、区政府及区教育局的部署,启动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组织落实肠道传染病防控措施。

三、经常性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宣传教育

开展多种多样的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改变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恶习,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我校还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讲解预防肠道传染病知识和学校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二)预防措施

1、我校严格门卫管理,坚持来访登记等制度。

2、改善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加强对教室、图书室、厕所等人群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校园内公共设施及公共用具的消毒,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3、我校坚持学生因病缺课登记(晨检制度),做好因病缺课学生情况统计分析工作,一旦发现接触性传染病病人异常增多,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和区疾病控制中心,并且主动配合协助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分析。

4、我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学生每天有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督促学生课间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体质。

5、完成了洗手区的建设(校园运动场地有洗手区)教室设置了洗手架和香皂满足学生日常活动卫生的需要。

6、储备一定量的防传染病物质 :体温表、口罩、药品、消毒药品、消毒器具。

7、食堂、教室、专用教室、厕所是人群聚集场所要按照相关专人负责,定期消毒,督促开窗通风。

8、 督促有关部门:严格学校门卫管理制度(凭证出入来访登记制度)

四、应急措施:

1、建立肠道传染病每日零报日制度。(学校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日定时向中心校报告本校出现的肠道传染病病例诊断)

2、避免人群聚集和流动。学校加强对人员出入的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

3、学校加强校园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对教室、操场、厕所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要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并保证空气流通。

建立靠勤制度,对缺勤的师生员工要逐一进行登记,并立即与其取得联系,查明缺课原因。

4、调整教学方式,若发现个别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的同时,可对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所在班暂停集中上课,学生在家进行医学观察后,如无新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可再进行复课。

5、 加强宣传各种与舆论导向工作,对学生和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稳定师生的情绪、心态、消除师生员工不必要的紧张和心理恐惧。

五、应急反应:

一旦疫情发生,按照区教育局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启动肠道传染病应急预案,开展学校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各项传染病的防控应急措施。

1、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指挥部人员安排:

总指挥:王胜军

常委副总指挥:赵

成员:刘远见、徐凤玲、石岩、陈社民、郭云

后勤保障:陈璀璨

2、我校防控传染病工作指挥部职能组室的基本职责:

1)思想政治工作组:经常开展多种行式的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员工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应急隔离措施后被隔离学生家长的思想政治工作。

2)后勤保障组:做好本单位肠道传染病应急所需的物质保障工作。

3)机动工作组:做好应急预案实施所需的物质准备工作,必要时组建纠察队伍协助公安等部门实施隔离方案。

4)综合职责:做好应急方案制订与实施的各项信息收集、整理、汇总、上报工作,协助各组各部门落实预案措施,督促预案落实情况,根据需要调配应急车辆等。

六、保障措施:

1、学校应认真总结肠道传染病防控的经验与教训,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

2、区教育局负责对学校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业务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非典型防治管理法》以及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因病缺课筛查与登记、疫情报告程序与基本要求、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预案、肠道传染病隔离与消毒等。

3、我校已安排必要时经费预算等实际后勤保障工作。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工作预案

『字体:小 大』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榕晋象政[2005]25


晋安区象园街道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工作预案



为防范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在我街道辖区内的发生与流行,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并结合我街道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临床诊断病例防治,发现首例肠道传染病病例时,即可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领导:

街道成立防治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领导小组,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升担任,成员由市容办、爱卫办及各社区主任组成指导并协调本辖区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





三、疫情报告




各社区如发现辖区范围内的医疗卫生单位有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人,应及时向街道肠道传染病领导防治小组报告,街道及时向区卫生局上报。




四、防治措施




1、宣传教育:加大卫生宣传教育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外来人口宣传。向居民发放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宣传单,做到家喻户晓,普及肠道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切实提高广大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2、环境消毒:在全面开展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的基础上,重点抓好水源消毒.对受淹住房、公共场所和污染严重的地方,做好环境卫生消毒工作。

3、个人防护:不到三无中小餐馆就餐。不吃生的食物,疾病流行季节要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等群体性聚餐活动。

4、分片包干:包社区分管领导与包社区干部负责开展防治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工作,进行指导,配合社区对辖区内的中小餐馆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做好宣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准确了解社区疫情,严防肠道传染病的蔓延。

五、奖惩办法

1、在防治夏秋季肠道传染病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社区和个人,由街道办事处给予表彰和奖励。

2、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瞒报、缓报、谎报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给予降级或撤职处分,造成疫情蔓延、传播的,依法给予追究责任。



结核病防治措施


一、目的

学校是学生等重点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的爆发流行。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防止结核病在学校的传播、流行,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上海市结核病防治管理技术方案(2010年版)》等,。特制定此预案,以保障教工和学生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结核病。

三、职责分工

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部署,在卫生部门指导下,对学校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强领导,将结核病防控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校长具体抓的防控工作责任制,并将责任分解到部门、落实到人;落实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明确学校结核病疫情报告人;配合卫生部门对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及校医等有关人员进行结核病防控知识培训;开展学校结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卫生部门做好结核病暴发疫情处置等工作。

(一)常规预防措施
1、健康教育和环境维护
  (1)学校将结核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播放影像制品、主题班会、宣传展板、黑板报与宣传窗等形式,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广泛地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开设结核病专题健康教育课,每年不少于一学时。

倡导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近距离对周围的人咳嗽和打喷嚏,不随地吐痰;培养师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
  (2)创建良好的学校卫生环境,在校园内积极开展环境清扫保洁,消除卫生死角,定期对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食堂等学习生活场所进行室内通风及环境消毒,预防结核病在校园内的传播。
2、免疫接种证查验
  对新入学学生开展免疫接种证凭证入学查验工作,发现没有接种过卡介苗的儿童,应通知家长带其到预防接种门诊补种卡介苗。
3、结核病发现
  (1)健康体检
  学校按有关规定落实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体检,将结核病检查作为学校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每年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并纳入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管理。学校对健康体检中发现的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在其健康档案中进行登记,并及时告知其本人或家长到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健康体检应由学校所在地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认可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有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和协助学校建立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健康体检档案。
  医疗卫生机构对新生入学体检时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并询问是否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和肺结核可疑症状,对有结核病密切接触史者和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进行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  

(2)晨检工作
  卫生保健人员和班主任作为晨检负责人,负责晨检工作。卫生保健人员和班主任每天晨检时应询问每名到校学生是否有发热、咳嗽、盗汗等可疑症状。发现具有可疑症状的学生,及时告知疫情报告人,由疫情报告人初步判断,如无法排除,应告知学生或家长及时到所在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
  (3)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
  学校的晨检负责人应密切关注本班学生出勤情况,对因病缺课学生应及时了解其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等。如怀疑为肺结核,要及时报告给疫情报告人,由疫情报告人及时追踪了解学生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4)学校落实由疫情报告人负责学校结核病等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疫情报告人对学校通过健康体检、晨检等途径发现的结核病疑似病例,及时向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学校建立健全校内有关部门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学校与所在地医疗卫生机构及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明确具体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4、监测分析
  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学校结核病疫情主动监测,利用传染病网络直报和结核病专报系统监测和分析学校结核病发生、流行趋势,将分析结果报送同级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
(二)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的管理措施
  学校结核病散发病例是指在学校内发现结核病确诊病例,但未达到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应当在强化各项常规预防措施的同时,采取以病例管理为主的防控措施,严防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1、诊断和治疗
  各结核病定点医院规范结核病诊断工作。对学校师生中因症就诊或转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既往诊疗史等,按照《上海市结核病防治管理技术方案(2010年版)》的诊断程序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胸片和痰菌检查结果,按照肺结核诊断标准(ws288-2008)作出明确诊断。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实施规范的抗结核病治疗。
2、密切接触者筛查
    有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组织开展病例所在学校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工作。结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结核病病例直接接触的人员,学校内主要包括同班师生、同宿舍同学。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师生筛查中新发现了1例及以上结核病病例,需将密切接触者筛查范围扩大至与病例同一教学楼和宿舍楼楼层的师生。对与病例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进行筛查。对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触者,在其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可对其进行预防性服药。
  密切接触者筛查无异常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可正常上课、上班。学校应要求其对自身健康状况进行密切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咳嗽、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应当及时到就近医院就诊。
3、疫情报告和告知
  医疗机构对诊断的疑似或确诊肺结核病患者,按照《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和网络专报。对学生和教职员工疑似或确诊结核病患者,应仔细询问其所在学校的名称、班级及详细地址等信息,并进行填报。
   学校一旦发现结核病患者,及时通知其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追踪,并核实患者的身份、地址等信息;对辖区内确诊学校结核病患者,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应填写“学校结核病患者报告通知单”一式四份,一份本单位留存,一份寄送至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二份寄送至患者学校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学校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将其中一份转寄送至患者所在学校,同时由学校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落实专人与学校联系,核实信息,学校所在地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予以协助开展工作。
4、确诊病例的治疗管理
  (1)休学患者管理
  ①结核病定点医院根据学生结核病确诊病例的病情,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开具休学诊断证明:菌阳肺结核患者(包括涂片阳性和/或培养阳性患者);x线胸片显示肺部病灶范围广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阴肺结核患者;其他结核病定点医院专科医生建议休学的情况。
  学校根据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休学诊断证明,对患结核病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
  ②休学期间,居住于本市的结核病患者纳入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治疗管理;返回原籍的结核病患者,由学校所在地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治疗信息转入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结防)机构,按照跨区域管理程序实施治疗管理。
  ③结核病定点医院对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学生结核病确诊病例,可开具复学证明:菌阳肺结核患者至少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菌阴肺结核患者经过2个月的规则治疗,症状减轻或消失,胸部x线病灶明显吸收,空洞缩小或闭合,连续3次痰涂片检查均阴性(每次痰涂片检查的间隔时间至少满1个月)。
  患病学生经治疗康复并取得治疗地结核病定点医疗院或外省市县级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出具的复学证明后,方可复学。
  (2)未休学或复学患者管理
  非寄宿制学校的未休学或复学患者的管理由居住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定期访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定期了解治疗情况。
5、其他
  学校做好确诊病例的登记和管理工作,加强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和追踪工作,密切关注与确诊病例同班级、同宿舍学生的健康状况。
  



                                                                

                                              腮腺炎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校腮腺炎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学生,特制定此预案,以保障教工和学生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腮腺炎蔓延。

三、职责分工

校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校内腮腺炎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腮腺炎后,保健老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并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患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2对病患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腮腺肿胀出现,潜伏期为16—18天。

3、一旦同一个班级出现3例以上腮腺炎病例,保健老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新区疾控中心报告。

4、加强每天的晨检工作,一旦发现有腮腺炎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在腮腺炎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公众场所。

6、护导老师督促学生课间经常开窗通风。让学生到户外活动锻炼,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7病患返校时,应先到卫生室,让保健教师检查确认痊愈后,方可进教室。


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潜伏期为16—18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见。多见于415岁的儿童。

临床表现为耳垂下方出现肿胀、疼痛,张嘴吃东西时疼痛加剧。在口腔内上颌第二臼齿旁的颊粘膜上,可看到红肿的腮腺管口。在发病的初期还会有发热、不爱吃东西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肿大的腮腺一般经5—7天逐渐消退,完全消退大约需1—2周的时间。


香山中学

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於肠病毒的一种。手足口病多数会在夏天及初秋出现。
病症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疱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在患病第1周最易把此病传染他人,而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内仍具传染性。
潜伏期
潜伏期为37日。
治理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处理鼻喉排出的分泌物、粪便及弄污的物品后,须立即洗手。如儿童发高烧,活力减退或病情恶化,家长应及早携同子女就医。
预防方法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1.保持空气流通。
2.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
3.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4.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5.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6.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7.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
8.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手足口病是由某些病毒感染引起的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能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包括柯萨奇(COXAOHIE)病毒A165910型,B25型,新肠道病毒71型以及疱疹病毒、腺病毒等。本病全年都可发生,其中68月份为发病高峰。
手足口病起病一般较急,患儿常有发热,体温3840,热程多为47天,7天以上者少见。病初部分患儿多伴有流涕、咽痛、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病后不久在患儿手足远端部位如手指、手掌、足趾以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并迅速转为小疱疹,直径2-4mm,如米粒大小,呈圆形、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此种皮疹有时在患儿臀部及肛周也可见到。在临床上本病以手、足、口腔疱疹为主要特征,故通称为手足口病。口腔疱疹多分布在舌、颊黏膜、口唇、硬腭、咽、扁桃体等处,并很快变成小溃疡,患儿流涎(流口水)吃东西时痛,甚至影响进食。
极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频吐、甚至抽搐,也有的患儿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腹痛、手脚发凉等。如出现这些情况多提示病情较重,可能并发了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病症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传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节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患儿疼痛难忍,时时啼哭、烦躁、流口水,不能吃东西,尿黄,重者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

孙主任提醒,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尤其是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病毒可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因此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和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可回幼儿园或学校。如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要及时到医院加强治疗。

中药治疗手足口病

手足口综合征,简称手足口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传染病。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又口腔、手、足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一般311月为发病季节,68月为发病高峰。任何年龄均可患此病,但以14儿童为多见,约占病人数的85%-95%。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主要应做到;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了解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脑膜脑炎等严重致命性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流行的手足口病病原体被确定为肠道病毒71型(EV71)。



肠道病毒EV71主要通过患者的唾液、疱疹液或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密切接触传播,易感人群为5岁以下婴幼儿,成人也可感染。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肺水肿、脑炎等,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大部分病例病情较轻,可治愈。每千名患者中可能出现一名重症患者,少数患者会出现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和肺水肿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患者的唾液、疱疹液或粪便污染过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医疗器械等引起感染。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能发生感染,但未被证实。




判断是否发病的几组数字
  3大部位:手足口病以手、足、口3大部位出现症状为特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掌和足底出现水疱样皮疹,而且还伴有发烧。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在热带地区可以常年发生,而在温暖、寒冷的地区则一般以夏季和初秋多见。
  4不特征:在手上和脚上出现的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还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发病过程



患儿感染肠道病毒EV71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
  
部分病人早期有咳嗽流涕和流口水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的孩子可能有恶心、呕吐等反应。
  
发热1~2天后开始出现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现,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足、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病情较轻。大多数患儿在一周以内体温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复。

了解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可发生学校、幼儿园、托儿所集体感染和家庭聚集发病现象。由于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①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同时尽量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②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③婴幼儿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④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⑤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幼儿园、中小学校防控措施



①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



②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③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④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⑤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⑥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⑦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用酒精消毒是无效的。消毒工作推荐使用84消毒液,漂白粉等消毒剂。发现保育员、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有发热伴皮疹的,应立即暂停其工作。




药物预防



在社区、公共场所、学校及普通健康人群,尤其是婴幼儿中,除了“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等预防措施外,建议参考使用以下中药预防措施:
  组方:金银花6g 芦根10g 淡竹叶3g 生甘草3g
  用法:水煎服,一日两次。



适用对象:3岁以内婴幼儿可减量服用;3~6岁可服用本剂量;6岁以上者可加量服用。



服用时间:连续服用7-10天。



本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生津化湿之功能,适用于易感人群预防。



(以上内容根据卫生部、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安徽省卫生厅等单位发布的相关资讯整理)




附:



教育部发布的学校防控手足口病知识要点



1.
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2. 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3. 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戒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4. 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5. 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6. 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7.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8. 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9. 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



10. 加强校内食堂、饮用水管理,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饮用水传播。



11. 做好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水痘的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有效地控制我校水痘传染病的蔓延,杜绝传染源入校,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学生,特制定此预案,以保障教工和学生健康。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处理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上、分级控制、依法强制,及时处置、分级管理”的工作原则。强化“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水痘蔓延。

三、职责分工

校领导小组按照“班级与个人相结合、分层管理、层层负责”的处置原则,负责校内水痘发生现场处置的指挥、协调与管理。

四、具体处理方法

1发生水痘后,保健老师必须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隔离病人,并组织各环节的隔离消毒工作(病患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终末消毒工作)。

2对病患所在班级观察有无发热、皮疹出现,时间为21天(从确诊最后一例病例算起)。

3、一旦同一个班级出现3例以上水痘病例,保健老师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新区疾控中心报告。

4、加强每天的晨检工作,一旦发现有水痘疑似病例,及时隔离,并做好疫情报告。

5、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督促学生饭前便后洗手,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在水痘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去公众场所。

6加强缺席学生联系,了解缺席原因,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7病患返校时,应先到卫生室,让保健教师检查确认痊愈后,方可进教室。

附:

水痘为带状疱疹病毒。

潜伏期为1021天,平均14天。

传染源为水痘病人,其次为带状疱疹病人。

隔离期为全部结痂无新疹,但不少于病后14天。

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密切接触。

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全身不适,皮疹多见于头部及胸部,四肢较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为红色斑疹变为丘疹,进而成充满透明液的疱疹、皮疹分批出现,在病人身上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混杂存在,数日痂皮脱落,不留疤痕。


                                                    香山中学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当前在线人数:2115;累计访问人数:16536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