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香山党团 > 团队生活

党史(二)

作者:上海市香山中学     发布时间:2007-1-30 点击数:4558
第一篇 强国序曲——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国后,中国大陆上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呈现出新的气象。   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大都提前完成,工业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旧中国一百年。   而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八大’时的国际形势、世界形势整体趋向缓和。当时的形势有三方面的情况:一是社会主义国家整个都巩固下来,开始了集中力量搞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二是亚非拉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殖民主义体系趋于崩溃,趋于瓦解; 三是西方国家医治好了战争创伤,开始了致力于经济发展。所以全世界在当时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方面是缓和、稳定、和平的局面,另一方面是一个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到来。这种形势,对我们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生了重大事件。   1956年2月,苏联共产党举行了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赫鲁晓夫在这个会上作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个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帝国主义则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进行了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的浪潮,在人民中间造成了极大的思想混乱,给各国共产党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认为,对于斯大林的历史功过,应该作全面的历史的分析;同时认为,反对个人崇拜有利于破除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从教条主义束缚当中解放出来。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讨论,《人民日报》在1956年4月和12月先后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阐明了我们党的原则立场。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澄清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中的思想混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引起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考。   “八大”之前,毛泽东就说过这样一番话:“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了。”   “八大”召开前夕,刘少奇也对一个东欧国家的代表团说:社会主义制度也有它的缺点,必须不断改正和完善,使它更适合于各民族经济和社会的情况。   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从1956年春天开始,他率先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讲话《论十大关系》,提出了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论十大关系》成为起草“八大”文件的指针。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阐明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例关系,提出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有益的东西。《论十大关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探索。在讨论《论十大关系》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还确定了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切都是为了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本文共1页 

关闭窗口
当前在线人数:325;累计访问人数:15028456